青铜雕塑如何制作

118人浏览 2024-09-20 16:40:20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凌乱的回忆
    凌乱的回忆

    1、范铸法。范铸法较早,应用的最普遍,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在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2、失蜡法。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3、浑铸法。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称为浑铸法。器形过大或形状过于复杂,需要将整个器物分为数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分铸法。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口浇注铜水,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 一鼓作气,再而
    一鼓作气,再而

    青铜雕塑是一种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制作青铜雕塑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设计:雕塑师需要设计出自己想要创作的雕塑形象。设计图可以用纸张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制作。

    2. 制作模型:在制作青铜雕塑之前,通常需要先制作一个小型的模型来展示所要创作的雕塑形象。这可以通过黏土、蜡或其他可塑性材料来完成。

    3. 脱模:为了制作青铜雕塑,首先需要将模型保存下来。通常会在模型表面涂上一层硅橡胶或其他脱模材料,待固化后,将模型从模具中取出。

    4. 铸造:脱模后,使用融化的青铜或其他合金材料进行铸造。将融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将模具剥离,得到铸造好的雕塑形象。

    5. 打磨和修整:铸造好的雕塑形象通常需要进行打磨和修整,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平整。这通常需要使用砂纸、砂轮和其他工具进行,以达到良好的表面质量。

    6. 上色和饰面:为了增加雕塑的艺术效果,一些雕塑师会选择对雕塑进行上色或饰面处理。上色可以使用颜料或化学物质进行,而饰面则可以使用金属涂层、氧化、着色剂等。

    制作一件青铜雕塑需要雕塑师的设计和创作能力,以及对材料和工艺的熟练掌握。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并且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修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i豆干
    i豆干

    青铜雕塑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设计,雕刻,铸造,打磨和上色等环节。

    1. 设计: 艺术家或设计师需要确定雕塑的主题和造型。他们可能会进行素描或制作小型模型来展示雕塑的外观和细节。

    2. 雕刻:在确定设计后,艺术家或制作人员将使用刻刀、电动工具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将青铜材料雕刻成所需的形状和纹理。他们可能还会在青铜表面上添加或雕刻细节,以增强雕塑的美感。

    3. 铸造:完成雕刻后,需要进行铸造。将制作的雕塑细模放入一个模具内。高温熔化青铜材料,并将其倒入模具中。青铜材料将在冷却后硬化成为实体的雕塑形状。此过程需要高强度的劳动和精确的技术。

    4. 打磨:铸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打磨工序来使雕塑表面光滑且均匀。这可能需要使用砂纸、砂轮和其他打磨工具,以去除铸造时可能出现的瑕疵和不平整。

    5. 上色:最后一步是对青铜雕塑进行上色。通常使用酸蚀或化学氧化等方法来给雕塑表面添加特定的颜色和纹理。这能使雕塑更加丰富和生动。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艺术家和工匠的合作,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技艺和经验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青铜雕塑。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操作,以确保雕塑的质量和外观。

  • 甩甩宝宝
    甩甩宝宝

    青铜剑为何在国际收藏市场上那么火,因为青铜剑是我国古代很有特点的一个标志,而且大多数的青铜剑的年代都是比较久远的。

    青铜剑,古代兵器的收藏魅力不容小觑。古代兵器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真实记录了中国兵器发展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真切感受古代将士们冲锋陷阵的热血和痛快。1995年,堪称国宝的越王勾践宝剑的回购价为120万元。2006年,乾隆年间御制重器“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在香港苏富比拍出4604万港元;2008年10月8日再次上拍,拍得5890万港元。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青铜,即红铜与锡、铅、镍、形等化学元素的合金,商周时称金或吉金,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能铸造出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器物,生产工具替代原有石制工具。它的出现对人类生产力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因此称为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三千年历史,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铜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青铜冶铸工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商代前期造型轻薄,纹饰简单。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造型厚重华丽,纹饰以兽面纹、葵龙纹以及各种动物纹、几何纹为主,表现了神权思想。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风格趋向简朴,纹饰以粗线条的窃曲纹、重环纹为主,长篇铭文增多。春秋后期至战国,造型精巧,纹饰以活泼的动物纹和复杂细密的蛹蛹纹、云纹为主,细线雕刻的狩猎、宴乐、攻战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图像流行,并出现以金、银、红铜、玉石等镶嵌的各种图案和画像的新工艺。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装饰纹样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图案和工艺美术于一体,以纹饰精美绚丽,造型繁多而著称于世。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成为中国考古学和美术史的重要分支。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做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玉具剑”。最早的青铜剑是商代后期的铃首剑。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

    青铜剑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兵器。它一般是铜、锡合金冶炼制作而成的。我国青铜剑的创造及其发展历史,约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商周时代即已出现,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是高峰阶段,嗣后,一直延续到秦汉。到铁剑出现时,青铜剑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做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玉具剑”。最早的青铜剑是商代后期的铃首剑。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

  • 蔚蓝
    蔚蓝

    这种精巧奇妙的青铜器,从雕刻的性质说,它应是属于工艺装饰雕塑一类的艺术制作。现能见到的这类最早的虽为殷商遗物,但其肇始应上溯到原始社会的象形陶器,这说明此类创作的传统性。商代象形青铜器,多见的是象、犀、牛、羊,鸱等形象的尊、益等。

  • 阿猪哥
    阿猪哥

    在硫化钾溶液中浸泡30秒后,用水清洗、干燥。如把它放入绿青水中煮的话,就会呈现青紫色,也称“古色润饰”。涂锡:锡涂在铜的表面,用恰当的温度加热烧结成合金。出现了称为金古色的金黄色彩,这也是电镀技法之一。烧色:把铜烧热到融点附近的红色后自然地冷却,就能生成黑色氧化铜的皮膜。研磨后呈现象石榴一样的红色。随着温度的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不相同。

  • 喃呓
    喃呓

    青铜 bronze 铜和锡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但用作一般应用的人工制品要晚得多。荷马在《伊利亚特》史诗中提到希腊火神赫斐斯塔司把铜、锡、银、金投入他的熔炉,结果炼成阿基里斯所用的盾牌。铜和锡的比例变化范围很大(从残存人工制品中测得,铜含量为67~95%);但在中世纪已经知道不同的比例可以产生不同的效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图书馆收藏的11世纪希腊手抄本中列举了1磅铜与2盎司锡的合金,即8比1的比例,这与后来使用的炮青铜相近。青铜较铜坚硬,熔点较低,容易熔化和铸造;青铜也较纯铁坚硬,不同合金成分的青铜适于制造炮管和机器轴承。在工具和武器中,历史上以铁代替青铜并不是铁本身有任何特殊优点,而是由于铁较铜和锡丰富。钟青铜的特性是受敲击时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其含锡量较高,为1/4~1/7.雕塑青铜含锡量低到1/10,有时还加入锌和铅的混合物。锌能提高硬度,轴承合金中通常含少量的锌。青铜中加入少量的磷能改善其性能和强度;磷青铜含磷量铸锭可达1~2%,铸件只含微量;它的强度高,特别适用于作泵的柱塞、阀和套。在机械工业中也使用锰青铜,它含有少量锡或甚至不含锡,但含有大量锌和锰。除用作工具和武器外,青铜也广泛用于制作钱币;很多铜币实际上是用青铜铸造的,其典型成分是4%的锡和1%的锌。 青铜是和水一样冷胀热缩的物质。[4]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http://baike.baidu.com/view/48367.htm?fr=ala0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