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肖像雕塑是谁设计的

149人浏览 2024-09-20 06:53:39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我不是妖神
    我不是妖神

    这个叫欧战胜利纪念碑,它曾经在上海滩巍然矗立达十八年之久的。

    欧战纪念碑坐落于延安东路,与外滩的气象信号台并排耸立在黄浦江边,是当时外滩规模最大的纪念碑。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及西人社会各界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上海出发的阵亡将士而立,以巨大的花岗石为基础和基座,碑基上为双翅高展的胜利女神铜像,两边各有一代表和平的小天使。在铜像的四周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向同盟国宣战各国的国徽或国旗,在碑基上镌刻了所有从上海出发而在欧战中阵亡者的名字。

    1924年2月16日,欧战纪念碑落成。当时的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法磊斯主持了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他在致词中说:“当我们的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当欧洲正处于战火之际,我们许多远离祖国,远离战争的侨民,以义不容辞地为保卫祖国而本赴欧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我们在上海建造欧战纪念碑,歌颂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这比任何以经济形式的补偿更显其珍贵。”一经建成,这座纪念碑就备受瞩目,有“上海第一碑”的美誉,时常又被称作“和平女神像”。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驻租界后,为了破坏中国与英、美等国建立的反法西斯同盟,消除英、美等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开始拆除上海所有由英、美人建立的城市雕塑,包括这一雕塑在内的众多雕塑建筑尽毁其间……现在要看这个纪念碑,有一个地方——松江车墩的影视城,很多上海滩的老戏在那儿拍的,包括《新上海滩》

  • 南晓
    南晓

    天使肖像雕塑的设计者有许多。以下是一些有名的设计师:

    1.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和画家,他被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天使肖像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创作的雕塑《圣母子》。

    2. 多纳泰罗(Donatello):同样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纳泰罗也被认为是雕塑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设计了许多天使肖像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作品《聖母子》。

    3. 伯纳尔多·罗塞蒂(Bernardo Rossellin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包括许多天使肖像雕塑,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在佛罗伦萨创作的圣母圣婴雕塑。

    4. 安东尼·冯·德尔·韦德(Anton van der Velden):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他被认为是荷兰雕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设计了许多精美的天使肖像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创作的《天使音乐家》。

    这些设计师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赞赏和研究。它们的设计与雕塑技术展示了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的独创性、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 她想养只狗。
    她想养只狗。

    天使肖像雕塑是由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和制作的,没有一个单一的设计者。天使肖像雕塑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中都有出现,因此它们的设计和风格也各有不同。

    在文化中,天使肖像雕塑通常是描绘天堂中的天使形象,例如在教堂、公共广场或墓地等地方可以看到这种雕塑。这些雕塑的设计和创作来自不同的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天使圣米迦勒”和多纳泰罗的“圣米迦勒”。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描绘天使形象的雕塑,称为“赤裸飞翔的儿童”或“飞翔的维多利亚”。这些雕塑通常以年幼的儿童形象描绘,翅膀展开,表达出轻盈和自由的感觉。

    天使肖像雕塑是由不同的艺术家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中设计和制作的,他们的设计和造型可以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王子要摘星
    王子要摘星

    看完了这本书了。如果电影没有改动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这个雕像的,书里没提到过类似的雕像,重要线索全是贝里尼的作品,这个更像是为了电影需要合成的,右半边的天使应该是影射贝里尼的雕塑。希望可以快点看到电影,这样就能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了,不过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吧?

  • 明明
    明明

    暑假里,我再一次捧起了《天使雕像》,开始了第二篇的阅读。这本《天使雕像》的作者是美国的E.L.柯尼斯伯格。这本书内容十分精彩,曾经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阅读这本书,犹如一次具有创意的知识冒险。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克劳迪亚,每天在家都要洗碗,清理垃圾桶……由于厌倦了家里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她渴望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于是,她精心策划了一嘲离家出走”。她选择的去处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气的弟弟杰米。在戒备深严的大都会博物馆,她们俩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多星期。在这期间,因为一座被疑为是米开郞奇罗的雕像正在博物馆里展出,她想弄清雕像的真正作者,可是眼下她们没有丝毫线索,而且钱也已经被用光了。是直接回家,还是继续探密?面临困境的克劳迪亚不甘心就这样平庸的回家去,她和弟弟利用最后的一点钱,遇到危险不退缩、勇往直前,找到了雕像原来的主人富兰克威尔夫人。在富兰克威尔夫人的帮助下,她们终天知道了这座天使雕像的雕刻者。在博物馆的那个星期里,她们不仅解开了天使雕像的迷团,更是学到了许多知识,顺利返回家庭。读了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们在大都会博物馆里度过的那段时间。为了不让管理人员发现,克劳迪亚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如何把内衣带进博物馆内,如何在闭馆时逃过工作人员的检查,在哪睡觉,如何洗澡等等。这些精彩的情节,时时打动着。读着读着,我感觉,是否能真正弄清雕像的主人其实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探秘的过程,其实已经成为克劳迪亚遇到危险勇往直前、为追求真-相永不放弃、以及她聪慧、坚持和应变能力等的性格特点和人性精神的体现。我深深被她的这种勇敢、顽强、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她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寄宿一个多星期,由于精心安排,行事又不慌不忙,情绪平稳镇定,所以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这也让我领悟到一些道理:在容易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特别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定要镇定地离开现场,不要乱了手脚~

  • 哇仔
    哇仔

    1499年,法军入侵米兰,达·芬奇为躲避战乱,移居威尼斯。滞留数月后,又于翌年到达曼图亚,为当地的伯爵夫人、一位酷嗜文艺并广泛收罗艺术珍品的鉴赏家画了几幅肖像,其中有一张素描颇象他后来那一幅《蒙娜·丽莎》的侧面像。1500年4月,达·芬奇再次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得知兰则塔大教堂的主祭坛需要一幅祭坛画,他表示愿意完成此任务。僧侣们兴奋地把达·芬奇的全家请进了教堂,予以十分殷勤的款待。但达·芬奇久久没有动笔。最后,他完成了一幅素描,就是《圣母与圣安娜》。这幅素描是以寻求人物的明暗调子为准绳来描绘的。画家把圣安娜、马利亚、基督和施洗约翰四人,作为一个融洽欢聚的家庭成员加以集中表现,群像中以圣安娜与圣母的对话形式为主题,表达了一种人间家庭的天伦之情(此画作于1499~1501年间,是在茶色纸上用木炭、淡彩画成的素描,有139×101厘米,现藏伦敦国立画廊)。由于人物感情细腻,相互交叠的身躯也给人以亲密无间的美好气氛。达·芬奇擅长于以炭笔和色粉两种工具交换使用来绘画。他的素描往往形象饱满,光线柔和,立体感极强。画面上好象被蒙上一层薄雾,圣母女两人就在这种雾一般的环境中相对地微笑着。加上画家选用的是青灰色画纸,因而炭笔所形成的朦胧感,又有一种月光下的大气感。1506年(一说1512年左右),达·芬奇回到米兰以后的两年,他又画了同名的一幅油画。这幅画在板上的油画与当年那幅素描虽属于同一构思(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美术宫,尺寸为168×130厘米),但比较起来显然不如素描来得亲切和诗意盎然些。这主要是人物的安排过分受限于构图,形式感考虑得多了些。在这里,画家让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娜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可是圣安娜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耶稣(耶稣正从母亲的手中挣脱下来。想要骑在羔羊身上)而发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这种情绪传递是不很协调的,人物尽管处理得紧凑,却并不显得自然生动。 圣家族这一类圣经题材,在宗教壁画中是最常用的,因人而异,画家们各有自己的表现特色。达·芬奇在这一幅油画上的重点是放在圣安娜这一形象上,尤其是精心刻绘她的脸部表情。尽管这里再一次暴露出他的女性的微笑公式,但作为达·芬奇的现实主义的美学最高理想,他几乎象对待自然界一切未知之谜一样地去追求它。他曾说过:自然是那么博人欢心,那么多形形色色,取之不尽,即便是同一品种的树,也决不会遇到这一棵与那一棵完全相似,……人也不会碰到这一个与另一个丝毫不差的模样

  • 维夏
    维夏

    话说,,那个雕塑应该不是真实存在的吧!!我没有印象贝尔尼尼做过这样的雕塑~~~,你看的是海报的话~~那应该是合成的吧!海报上那雕塑一看就没有贝尔尼尼做的那种细腻感

    http://www.diaoso.com/2009/0528/beinini-diaosu_5.html

    这里有贝尔尼尼所有的雕塑,,你可以看看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