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雕塑浮雕是谁设计的

426人浏览 2024-09-21 06:03:33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给我一个印度粉
    给我一个印度粉
    当然是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之一“五四爱国运动”:这块浮雕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具有立体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浮雕中前后面二位妇女的胸、肩、腹,就是由于三个不同方向的形体受光不同,使人感到胸脯凸起,如同圆雕那样具有立体感,这是通过光线明暗对比所造成的幻觉的效果(实际上体积并不是那么突出的)。浮雕中的透视关系近似绘画,但又有区别。如前面给工人分发传单的青年妇女,她的左手和左脚就是通过透视来表现的,但又不是像绘画一样在一个平面上,而有前后(凸凹)的体积。浮雕中的层次是指体积的高低前后而言。如青年妇女、工人、青年学生及站在凳子上作鼓动宣传的知识分子属最高层;后面的背景如天安门、华表、红旗属最后层;其他一些人物均属中间层。当然人物与人物之间有前后的穿插,层次不能机械得像楼梯一样。浮雕的处理和表现方法,不同于绘画又与圆雕有区别,有它自己的规律。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程度不同,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等,也有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它是石雕中最基本的技法。
  • 西藏圣地
    西藏圣地
    抗战雕塑浮雕是由多位设计师共同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雕塑家、画家、设计师朱幼文。朱幼文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创者之一,他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设计了一系列抗战雕塑浮雕作品。朱幼文的抗战雕塑浮雕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主题,表现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英勇抗战精神。他运用了深刻的观察和艺术创作手法,让雕塑浮雕作品饱含着强烈的战斗氛围和人民的坚强意志。朱幼文的抗战雕塑浮雕作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公共场所、纪念馆和博物馆。他的设计作品不仅展示了抗战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牢记历史。
  • 燃谷
    燃谷
    抗战雕塑浮雕的设计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设计者:1. 罗中立:中国著名雕塑家罗中立设计了位于北京纪念堂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雕塑于1958年建成,高38.85米,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纪念象征。2.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参与了一些抗战雕塑的设计。他曾参与设计了位于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抗战胜利纪念塔》。这座塔高47.5米,于1987年建成,以庄严雄伟的形象纪念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3. 王明:中国著名雕塑家王明是中国现代雕塑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设计了许多抗战雕塑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南京市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雕塑群。这个纪念馆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花瓶形象,内部雕有成千上万的小人像,象征着南京大屠杀中的受害者。4. 郑西坡:中国著名雕塑家郑西坡设计了位于上海市的《抗战胜利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建于1995年,高高耸立的雕塑展示了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场景。抗战雕塑浮雕的设计者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用雕塑艺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英勇斗争和伟大胜利。
  • 寅子
    寅子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建筑: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长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由230万块2.5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庞大的建筑物是“升入天堂”观念的物化。但是这种建筑方式在中王国时期被放弃,不仅仅因为它的修建是劳民伤财,也因为当时对个人得救的关心成为主要的宗教倾向,因此神庙取代了金字塔成为修建的主要对象。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雕塑: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浮雕、绘画: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
  • 夏目友人帐
    夏目友人帐
    白一目录城市思想者同人CP白一朽木白哉黑崎一护贴吧相册   编辑本段城市思想者——著名美术家白一博士   白一,1965年11月出生于山东青岛市。著名雕塑家、画家、美术理论家、景观规划师。198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美协会员之一。现任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城市雕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西湖艺苑艺术总监。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评选为“当代中华建设名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白一便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先后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德州大学、美国中北大学。长期学院派艺术的深厚熏染,成就了其扎实的绘画、雕塑基本功与深厚的艺术造诣,他在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85年始为全国小学生教材配套读物《红蕾》、《小葵花》创作大量插图。1989年其作品《恋人》是当代中国第一件浮雕连环画,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同年,作品《母亲》获浙江省建国四十周年优秀作品奖,它是当代中国第一件超写实青铜雕塑作品,线条刚柔并施,富有韵律,营造了绵绵情怀,洋溢了母亲的伟大。1990年作品《生命在于运动》入选第二届体育美展并获浙江省优秀作品奖。1991年作品《万水千山》入选建党七十周年美展并获浙江省优秀新人新作奖。他的著名中国画《抗日兄弟》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型展览上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他相信文以载道,艺术要担负社会责任。他的大美术、大景观观点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誉为“城市思想者”。《抗日兄弟》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在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之际,该画作的大幅彩色照片由会务组赠送给了连战。中国画山水作品《海》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山东青岛的《徐福东渡》,是当代中国第一组大型单体群雕,还有《深山访友图》、《春风青藏》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和美术机构刊发。他的山水作品在不失传统的笔墨韵律的深深的流露出现代人文气息。又有大气磅礴、高山流水豪迈气概的《江山高阔千万里》,又有细腻感人、暖意盎然的《晖映家园》,纵观其作品可以说是“浑厚中见空灵,雄强中蕴秀润”。   白一长期专心致力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和研究。在全国各地已完成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项目近百件、城市雕塑作品三百余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城市建设、景观规划和管理理念。在他三十五岁时就成为国家大型重点工程世界上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景观专家组副组长,并成为多所城市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浙江宁波市《开发世界》大型标志性彩钢雕塑、浙江宁波白沙公园规划设计、浙江宁波《三江送别》大型青铜群雕、慈溪市文化广场大型群雕、浙江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浙江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公园》规划设计、浙江杭州萧山区江东工业园入口景观规划设计、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管理中心景观设计、台州路桥水系景观规划设计、浙江温州市柳白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等。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城市雕塑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白一面对以往的丰硕成果,并没有满足,在担任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后,更加脚踏实地的刻苦钻研城市雕塑规划、城市雕塑理论知识和艺术创作。在部分大中型城市中陆续开展了城市雕塑规划工作,积极参与城市雕塑高峰论坛,承担了建设部两个软科学课题的编制工作:“中国城市雕塑规划编制办法研究”和“中国城市雕塑空间形态规划研究”。白一开创了中国城市雕塑规划理论研究的先河,构建了城市雕塑规划的理论体系模型,同时结合各相关艺术门类,丰富了以城市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理论体系。   他坚信天道酬勤,以笔墨书写人生情怀,承古今人文,蕴艺术风采!
  • 石斩仙?
    石斩仙?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块浮雕分别讲的故事是: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2、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政权。3、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5、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6、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7、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8、胜利渡长江: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而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扩展资料: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土,奠下纪念碑的基石。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到1952年,全国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们共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昌起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卅运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一南昌起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 派大星的肚脐眼
    派大星的肚脐眼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块浮雕,分别讲了《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这八件重大历史事件。雕塑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雕塑的内容经由范文澜先生领导的小组认真推敲,并由中央审定,包括八个题材、十块浮雕,分别是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及解放全国(支援前线—胜利渡江—欢迎人民解放军)。8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1、《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竹韶,助手李祯祥;2、《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5、《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6、《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7、《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8、《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扩展资料纪念碑的碑顶直到1955年,关于碑顶形式的意见仍未能统一。最后有人提议:既然碑顶的形式不好统一,就不要宝顶了。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吗?那就让后辈子孙去完善碑顶的造型吧!“纪念碑的碑顶上就没有安装宝顶,留下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平台,才有了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解长贺说,“现在看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是个未完成的杰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