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抽象景观雕塑制作

231人浏览 2024-09-20 23:40:27

7个回答

  • 最佳回答
    A瑭瑭家的瑭瑭
    A瑭瑭家的瑭瑭
    3月和7-8月,《中国极多主义》和《念珠与笔触》两个抽象艺术展在北京举行,至今圈子里还在议论这两个展览。两个展览策展人高名潞和栗宪庭都是中国前卫艺术的“领袖级”人物,也是我的老朋友和在《美术》杂志时的同事。从展览规模、参展艺术家和展览题目来看,两位策展人都试图对被冷落的各地抽象艺术创作给以关注,并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总体特征加以概括和总结。 两个重量级人物同时关注中国抽象艺术,连参展艺术家都有相当数量属于“资源共享”,自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尽管总的来说负面看法比较多,有的甚至相当尖锐,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说过些逍遥话,但展览毕竟提供了一次广泛深入地讨论抽象艺术问题的机会,而且由于两个展览都突出了“中国性”,因此问题也就必然涵盖对“西方性”认识。 我也看到了中西抽象艺术的不同,也认为这个差异非常值得深入讨论,但不想延续二位老朋友的文化学路线,只想从艺术学和艺术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是“抽象”还是“非具象” 在今天探讨学术问题,几乎不能不从对词的审视开始。Abstract(抽象)这个词的原义是“从…拉出(抽出)”的意思。 Ab(s)是“从”的意思,tract是“拉”、“抽”的意思,tractor(拖拉机)就是从tract来的。在实际使用中, abstract 通常是和concrete(具体)对立的概念,指从感性世界提取出的理性认识,由于抽象概念与抽象思维在表述上比较深奥、晦涩、难懂,因此abstract又引申为深奥、晦涩、难懂的意思。 用abstract painting给一种前卫艺术命名,应当说是一种狡猾的策略,它把没有具体形象因而晦涩难懂的绘画悄悄推到哲学的高度,当有人发觉这并不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的形或概念,而是对形的瓦解与纯粹的形式构成,因而应当叫non-fugurative(非具象)的时候,这个命名和被命名事物之间的命名关系已经固化为不可更改的公共约定。一个准确概念的学术价值肯定要超过一个狡猾命名。 “抽象”一词不存在否定性,所以我们只能说抽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概括,而不能多对具体事物的否定或者破坏,它更适合指称对行进行了高度概括的大写意中国画,大写意的确是从自然之形中抽取出笔墨之形。“非具象”一词则不然,它的意思明显是对具象的否定和反运做,而西方的abstract painting的确是对传统具象绘画的否定和反动。从西方美术史的线索上看,传统、现代、后现代的“三步曲”也的确和figurative、non-figurative 和re-figurative (具象、非具象和再具象) 相对位。 三、西方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具象阶段追求“按照应有的样子去模仿”。这里只需要提一句:“模仿”,不是英文的imitation,而是拉丁文的mimesis,这个词首先指幼儿的咿呀学语,大概是西方人的学语不是“咿呀”,而是“咪么”,所以叫做mime-sis。“按照应有的样子”就是按照理想的样子或者理念的样子。在源于前苏联的马克思文艺理论中,“模仿”被称为“源于生活”,“按照应有的样子”被称为“高于生活”,模仿的另一种表述“镜子说”则变成了“反映论”。说白了,“按照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就是既要像,又要完美。 对于手工制作的艺术来说,完美第一要求形象好看,第二要求做工精细(大理石和汉白玉分别成为中西石雕材料,就是因为它们较好地满足做工精细的要求,陶被瓷取代也是因为后者更为精细)。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法文词Beaux-Arts 强调了好看,beau (x) 这个法文词就是英语里的beautiful。但是英文并没有采用beautiful-arts一词,而是选择了Fine-Arts。Fine 这个词在英文中不是“美”的意思,而是“精细”的意思,在法文中也是“精细”的意思。中文的“美术”一词是来自法文的Beaux-Arts 而不是英文的Fine-Arts,如果是来自英文,那中国的所有美术学院就连一天“美术”都没教过,只教过rough-art,即粗糙的艺术,中国美术专业教的画法是德拉克洛瓦以后的画法,fine-arts的标准,这种画法绝对不fine而是rough,以至在当时被称为massacre de peinture (法文,意为“对绘画的屠杀”)。 西方绘画在德拉克洛瓦以前都是追求形似(模仿)、精细和美,这一点与中国的工笔画的追求相一致。德拉克洛瓦首先从理论到实践上抛弃了精细和以精细为保障的精确,他说:“许多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尽一切可能不表现笔触,而一味追求轮廓,其理由是认为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笔触;但轮廓又何尝存在?”他还强调绘画形式要素的“音乐性”:“这种效果由一定的色彩安排,明和暗的转换,也就是说,是由可以称之为画的音乐所创造出来的。”为了支持这种“音乐说”,他把音乐说成“艺术中最伟大的”,并以音乐的非模仿性质疑“模仿说”。 摆脱形的制约,放弃对精细的追求,无疑是视觉艺术主体化的表现,也是结束工匠艺术+文盲受众的说教艺术史的开始(象形是文盲的文字,象形文字便是最好的证据)。这段艺术史在西方持续的时间要远远长于中国,原因是西方没有丝绸和纸这种方便的材料和文人这种创作与欣赏主体。生活在落后的中国的中国人,不可能发现“舞文弄墨”曾经是一项中国文化特权,因为中国有丝绸和纸以及这两种材料缔造的广大“识文断字”群体(羊皮纸这种昂贵材料只能用于抄写最重要的读物《圣经》和缔造少数几个认字的神职人员);也不可能想象先进的西方推崇的文艺复兴master(大师、巨匠),就是“插上了科学的翅膀”的中世纪手工作坊的顶尖师傅和工匠,所谓master piece,并不是什么“杰作”,而是“师傅的活儿”,painter更不是什么“画家”而是“漆工”,连工具都不是画笔而是漆工刷子,画刀则是漆工刮泥子的刮刀(木版坦陪拉先要糊布刮泥子,后来演变成亚麻布上打底子的油画),所谓“工作室”(studio)不过是中世纪的手工作坊。 我不知道painter(漆工)德拉克洛瓦“对painting的屠杀”是否用了“泥子刀”,但库尔贝把“泥子刀”变成“画刀”肯定是继承和发扬了德拉克洛瓦“对绘画的屠杀”。如果西方现代艺术史可以分为现代和后现代,那么整个现代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 "对绘画的屠杀" 而持续不断地非具像化,塞尚和毕加索的重要性正是在于他们分别确立了与具象截然相反的非具象理论与实践,凡高的意义则在于他实际上把德拉克洛瓦的 "音乐说" 演变成表现性的色彩构成,其表现性得到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洛克的彻底推进,其色彩构成则与塞尚——毕加索的几何构成共同导致了所谓 "热抽象" 和 "冷抽象" ,无论是 "热抽象" 还是 "冷抽象" ,都可以在作品题目中看到德拉克洛瓦"音乐说" 的影子:两种抽象作品均喜欢冠以composition多少号的题目,这个词在西语中就是 "作曲" 的意思,翻译成 "构图 x 号" 也许是因为译者不知道或者没有注意 "音乐说" 对现代艺术非具象化的巨大影响。 四、中国的抽象艺术之路 中国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实际上非常接近古希腊的“按照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即既解决形似的问题,同时又不照搬自然。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神既对象的活性,后者强调对象在形上的完美。但顾恺之的“形神论”用了一个“写”字(以形写神),代表自东汉发明造纸术之后识字阶层的迅速扩大,并开始结束文盲画工+文盲受众的初期艺术史。文盲画工或画匠是只能画(画)不能“写”(字)的,只有识字阶层才能“写”。这个“写”字不断地被顾之后的画论沿用和巩固,如“以形写形”(宗炳)、“传移模写”(谢赫)、“写山水之纵横”(元帝)、“写百千里之景”(王维),并出现了“写竹”、“写意”、 “写生”之类的术语,甚至对引进的西洋画法也冠以“速写”、“写实”等。 识文断字之士的“写”当然不会像文盲画工和西方文盲“漆工”那样在现成的主题下追求形似、好看和精细,因为这些都不是“写”的目的。“写”的目的是表达写作主体的思想、观念、情怀等,道出写作主体的“思浩荡”和“神飞扬”(王微),是“畅神而已”而非“以形写形”。到了工匠式的具象写实发展到宋代《清明上河图》的水平的时候,“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临”(苏轼)的批判便降临了,“画中有诗”的“意境说”便崛起了,唐诗宋词对意境的发掘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审美价值观。“意境说”显然更加强调绘画的主体性,“意”本身就代表创作主体,但这种主体又是与客体“境”同一并受其制约的主体,不是随心所欲的主体。 随心之所欲的艺术主张与追求,充分体现在元代倪瓒说的“仆之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和“余之竹,聊以抒胸中之逸气耳”。他说的“画以写胸次之磊落”清楚地说明了“画”就是“写”,“写”就是表达自己。但是由于“写”自身规定的可识别性,“随心”不可能完全排斥“形似”而成为彻底的非具像,中国草书也是因为受“写”的可识别性的制约而未能成为所谓“抽象书法”。于是“似与不似之间”就成了中国画颠扑不破的底线,太似便不是“写”而是“画”了,那是文盲画工的事情;不似便违背了“写”的可识别原则,那就不是“写”而是“涂”了。 中国画是“写”的特质,在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完整论述。在这“六法”中,有“四法”同时适合于书和画,只适合于画的只有“应物象形”和“随类赋采”。而最重要的第一法“气韵生动”和“古法用笔”绝对是和书法相通相同的法则。此外还有前面提到过的“传移模写”中的“写”字。至于中国书画都是从临摹开始,都是记住形而作(胸有成竹)而非边观察边记录(写生),都是在空白上留墨而非在背景色上造型。也正因为这个“写”的特质,中国石碑的价值要高于石像的价值(无论是中国石像,还是西方的画和石像,都基本上是工匠或巨匠为文盲受众提供的视觉代码)。 长期的“写”的传统、牢固的“写”的价值观与“写”的规定性,使中国艺术家眼睁睁地看着朗世宁和波洛克突破“太似”和“不似”这两条边界,自己却只选择符合中国笔墨趣味的西方品种。德拉克洛瓦之前的属于“太似”,是匠气的“洋工笔”,不要;毕加索之后的属于“不似”,是不具备“写”的可识别性的“洋欺世“,也不要;二者之间则是“似与不似”之间的“洋写意”。徐悲鸿——苏派体系实际上就是这种“齐白石折中”的西画版,加在一起可以叫做“齐白石——徐悲鸿折中”,简称“齐徐折中”。 这个“齐徐折中”体系在清代画家邹一桂和当代画家吴冠中对西画的排斥性吸收中得到有说服力的具体体现。邹一桂提倡“形似”和“入细通灵”,指名道姓地批评“以形似为非”的苏轼“直谓之门外人可也”。他当时见到的西洋油画符合他“入细”的主张,能够起到“醒法”的作用,避免初学者误入“以形似为非”的歧途。但因不符合“写”的规则(“但笔法全无”),虽然有工细的优点,但又染上了匠气的毛病,因此不能算做好的作品(“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里,邹一桂显然把当时的西洋画当成了匠气的“洋工笔”,如果他见到的作品是德拉克洛瓦画法的“洋写意”,他就不能说“笔法全无”了,最多只说西洋画笔法与我中国不同。后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艺术家的确欣赏甚至崇拜德拉克洛瓦开创的洋笔法。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艺术中著名的“形式主义”者,反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主义”,充分肯定波洛克纯形式的艺术价值,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艺术实践,形成一种波洛克风格的“似与不似之间”。 是青年艺术家迈出了走向彻底非具象的步伐,打破了“写”规定的可识别性。这迟到的突破既困难又轻松。困难的是新老传统支持的齐徐折中体系强大、坚固,突破谈何容易;轻松的是千年中国书画“笔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引进、消化、吸收的油画“笔触”经验使中国艺术家在“抽象水墨”和“抽象油画”创作上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分寸把握能力。但当旧习惯的阻力逐渐减弱之后,笔墨笔触上的轻车熟路又使中国艺术家在光洁材料的非具象与几何构成的非具象方面相对迟钝,使手工感在他们的作品中始终超过工业感。全球范围的包括现成品、行为等在内的具象符号类作品在理论和实践上强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中国乃至全球艺术家在非具象领域的探索:纯形式要素的组合,似乎成了设计师的专利。 五、视觉值:非具象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我不否认非具象艺术在理论与批评支持上的不利地位,这是因为它实际上创造出的只是一个服务于眼球的“视觉值”,一般观众很难看出个所以然,批评家很难进行社会学联系和阐释(这一点与纯粹服务于听觉的音乐是一致的),这大概就是抽象艺术在完成了对文艺复兴写实传统的致命一击之后自己也失去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在英文中“值”和“价值”都是value这个字。视觉艺术向我们提供一个有区别特征的综合视觉值,这个视觉值决定了一件作品与其他作品的视觉区别,告诉我们这件作品不是其他作品。所谓具象作品就是其视觉值构成了我们视觉经验中的事物,非具象作品的视觉值则只构成作品本身,不构成我们视觉经验中的任何事物。当视觉值构成我们经验中的事物时,我们变能够借助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来读解、欣赏或抨击作品,包括其思想性与技术性;当视觉值只是一种纯粹的视觉构成的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经验便失去了读解作品的能力,同时也不会感到制作技术的高低,但不同的视觉值绝对提供不同的视觉感受与视觉心理作用。 视觉值在具象作品中与起表现的事物“绑定”,在设计里则与特定的实用功能形态“绑定”,只有在非具象作品中,视觉值才具有对立的意义,如果说还有什么“绑定”成分或“附加值”,那只能是模糊的视觉心理因素,通俗的说法叫做视觉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视觉感受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伴随我们,最常见的便是我们对服装的选择,相同款式的衣服有不同的色彩值供我们选购,每种色彩都有其他色彩不可替代的视觉价值,色彩值就转换成视觉价值。同理,构成、机理等视觉值也能直接转换成视觉价值。这种纯视觉意义上的价值是很难用语言陈述的,我们对这种价值的确认通常用“我喜欢”或“拍案叫绝”来表达。 中国古代画论画评中有大量对视觉值价值的间接确认和肯定,比如用“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来肯定布局的视觉价值,用“力透纸背”、“枯笔渴墨”等来肯定墨迹的视觉价值,用“荒寒悠远”肯定意境的视觉价值,等等。但进入非具象领域,传统的描述与评价用语几乎全部失效,这种间接的价值肯定方式也随之失效,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批评困境。而对于当代艺术来说,一旦失去强有力的批评,艺术品就降低为普通商品,从而在与具象作品的竞争中处于无法逆转的弱势地位。 其实,抽象艺术作品的视觉值就是它的视觉价值,就像服装的视觉值就是服装的视觉价值一样。具体作品的独特价值就在它与其他作品的视觉差异上面,艺术家的创造性只在于他提供了一个不曾有过的视觉值,并且与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作品之间视觉差异越大越好。 六、从《向塞尚致敬》中的悖论看形式变革的意义 1900年,法国艺术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1870-1943)创作一幅题为《向塞尚致敬》的作品,用纳比派的具象象征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塞尚的推崇,而这种方式有恰恰与塞尚的艺术主张与艺术实践相违背的,因为塞尚的道路是否定模仿说的道路,是走向非具象的道路。真正的向塞尚致敬的是毕加索,尽管他没有画过专门向塞尚致敬的画。我相信,如果一个人用文言文写一篇“向白话文致敬”的文章,另一个人用白话文写一篇“向文言文致敬”的文章,或者用白话文写一篇反对使用白话文的文章,我们宁可相信用白话文写作更具有否定文言写作的意义,而那篇用文言支持白话文的文章,是以自己的文言写作方式否定了自己提倡白话文的写作内容。也就是说,德尼是用表达方式上对塞尚艺术的否定来表达对塞尚推崇。 以上分析表明,表述方式比表述内容更具有变革的实在性,现成品、超现实、照相写实、观念摄影、video艺术、行为艺术等等,首先都是表述方式的变革和出新。艺术品的生产如此,非艺术品的生产也是如此,所谓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不是生产“内容”的革命。社会革命也社会组织和运做方式的革命,而不是把一些社会“内容”破坏掉。中国的农民起义之所以没有革命意义,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改变社会的组织和运做方式,其结果只能是所谓改变统治“内容”的“改朝换代”。接下来的问题便是非具象艺术在中国的前卫意义是否已经结束,应当被现成品、行为、观念摄影、video艺术、具象油画之类的具象作品取而代之了。 喧嚣热闹的“抽象水墨”和到处可见的非具象城市雕塑或景观表明,非具象在中国还属于发育期或前卫期,但除了这两个特殊领域,中国当代艺术几乎是现成品、行为、观念摄影、video艺术、具象油画等具象方式的一统天下。至于与科学理性精神相对位的几何抽象作品更是少而又少。用“后现代”、“读图时代”、“人文关怀”、 “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传统”等来解释90年代至今具象作品在中国的压倒优势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克隆一下所谓西方“后现代”就能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入后现代,那么克隆中国青铜器的结果必然是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回青铜时代。如果作品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看的,那么一定出现大量对图象的阅读即精确语义分析,而不是现在这种给不同的图象贴上相同的语言学标签。“人文关怀”更是一个“放只四海而皆准” 的空洞能指,一个贴到哪里哪里亮的广告词。 中国当代艺术并未经历深刻的视觉革命,只是从一种歌颂的具象变为讽刺与抨击的具象,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与过去用文言(药)提倡文言(汤),现在用文言(不换药)提倡白话(换汤)没有什么不同。视觉革命走道尽头的标志是确立新的视觉方式在民众心目中的稳固地位(就像扬州八怪从“怪”变为不怪),进而变成新的视觉标准与习惯,这样才能为下一场变革提供前提和意义。 七、结束语 早就想写一篇支持中国抽象艺术的文章,但直到现在才完成。产生这个想法的动因是回国后看到潘德海把他85时期的“老玉米豆”变成红色大头系列的“皮肤”,明显受到当时具象的政治波普的裹胁,然后又彻底放弃“老玉米豆”,画起痴呆的大头像。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重庆:一个是朱小禾在一个大头上编织他的抽象笔痕,另一个是刚刚出道的蒋建军在一个大头上粘贴他的棉线。还有一个学生在大头上画红绿色点。也许有一天我要写一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大头现象,从把罗中立的《父亲》、耿建翌《第二状态》、王广义的《毛泽东》一直到方力钧、岳敏军的大头系列进行一番梳理。但现在还是先给弱势的抽象艺术“捧捧场”。糊涂乱抹几下,甩几个墨点充数的作品不在支持之列,除非它是有美术史意义的首创。其实,正是这些作品的“欺世”作用使“不似”的艺术失去价值。
  • 神的孩子
    神的孩子
    花朵抽象景观雕塑制作是将花朵这一自然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并通过雕塑技术创作出的一种景观装饰物品。其制作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规划: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地特点,确定雕塑的尺寸、形状和风格等,同时可以进行草图、效果图等设计规划工作。2.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常见的材料有金属、石材、玻璃纤维、树脂等,选择材料应考虑其耐候性、可塑性和装饰性等特点。3. 雕塑制作:根据设计好的草图或效果图,将选定的材料进行雕刻、塑造、焊接等手工加工工艺,逐步完成雕塑的制作过程。可以采用锤子、铁锯、电焊等工具和设备来进行雕塑加工。4. 表面处理:雕塑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打磨、喷涂、喷砂、镀铜等,使雕塑表面呈现出所期望的效果,增加观赏价值和耐久性。5. 安装调试: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地,进行雕塑的安装固定工作,保证雕塑在风吹雨淋等自然环境下能够稳定地展示,同时调试其视觉效果。6. 养护维护:雕塑的养护是保持其良好状态的关键,可以使用防腐剂、防水剂等进行保护处理,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观赏效果。花朵抽象景观雕塑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设计师、雕塑师、制作师等多个专业人士的合作,以及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支持,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花朵抽象景观雕塑作品。
  • 遗失的美好
    遗失的美好
    花朵抽象景观雕塑制作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将花朵的形态和元素进行抽象,并运用雕塑技法进行制作,创作出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的景观雕塑作品。制作花朵抽象景观雕塑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景观的需求和要求,设计师会制定相应的雕塑设计方案,包括花朵的形态、大小、材质等。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选取合适的材料,常见的包括金属、钢筋、玻璃纤维等。对于金属材料,需要进行切割、焊接、打磨等处理。3. 雕塑造型:根据设计方案,将选好的材料进行塑形,通过加热、拉伸、折弯等工艺,将材料塑造成花朵的形状和轮廓。4. 焊接组装:将雕塑形状的各个部分进行焊接组装,以确保雕塑的稳固和连贯。5. 表面处理:对雕塑进行打磨、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同时也增加雕塑的视觉效果。6. 上色和装饰:根据设计需求和个人创作风格,对雕塑进行上色和装饰,可以使用喷漆、喷涂、贴纸、镶嵌等方式,使雕塑更加丰富多彩。7. 安装固定:根据景观要求,将制作好的雕塑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确保安全稳定。花朵抽象景观雕塑制作的完成需要设计师和雕塑师的合作,他们通过创意、技艺和专业知识,共同打造出美观、独特的景观雕塑作品,为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感受。
  • 天落
    天落
    教材简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3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但在造型过程中也包含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所以我把这课定为“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的学习领域。教材的要求是通过欣赏艺术家的抽象雕塑,了解其是如何设计与构思的,对“抽象”有一定认识后,再通过各种线材、板材和块材等,构思创作抽象雕塑。学生分析:本次研讨课是在外校借班上课,所以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根据本套实验教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了不少制作方法,比如橡皮泥的各种揉捏技巧、卡纸的插接方法等,但对一些KT板、铁丝、电话线和泡沫等平时少用的材料不一定了解他们的特性。通过课前的了解,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的,所以制作类的美术课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橡皮泥,因为只有橡皮泥准备。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思维也比较活跃。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点:了解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式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学准备:教具——范例、课件、各种抽象雕塑的图片资料、工具篮(剪刀、刻刀、双面胶)、其它各种线材、板材、块材和垃圾桶学具——各种线材(铁丝、废旧电线、竹签、吸管等)、板材(废旧纸板、扑克、圆卡、卡纸、KT板等)、块材(橡皮泥、泡沫、石头、纸盒等)作业设计:学生根据不同材料独自或合作完成雕塑设计制作;预计作业过程需要20分钟,当场完成70%。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师: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抽象雕塑》。那什么是抽象雕塑呢?老师这有两幅作品(出示两张雕塑的图片:《秦始皇兵马俑》和《思》),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可留下时间更深入地了解抽象雕塑。对比方式,直接切入本课的重点知识——抽象,让学生既直观又浅显易懂地认识了具象和抽象。)生:第一张是非常真实地雕刻出秦始皇兵马俑的样子,眼睛、鼻子、嘴都很像;第二张作品看不出雕的是什么东西。(由于对比明显,所以点一位同学回答就基本上道出了具象与抽象的区别。)师:对,第一张再现了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我们把这种具象。而第二张没有再现,而是偏离或者完全抛弃了自然对象外观,我们把这一种称作为抽象。(把学生的回答加以归纳小结概括,就很容易地解决了什么是抽象的问题。)师:的确,这幅作品是作者与他的几个学生七手八脚地捏挤出来的。后来通过打磨上色,发现有点像一位少女低头沉思的样子,所以就取名为《思》。同学们,看来抽象雕塑作品是可以先有型再——(生:取名。)对,或者说先有型,再有意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一吧!(通过对《思》这幅作品创作过程的剖析,让学生了解到抽象雕塑不一定要有主题才能创作,可以先摆弄,然后根据造型来想象取题,甚至是无题。这其实也是对学生创作实践的一种指导。)二、发展阶段欣赏两张雕塑作品,进一步了解抽象雕塑的独特魅力。1、出示《母亲河》的图片。师:下面再来欣赏一幅作品,它会给带什么样的艺术感受?或者说,你认为这幅作品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生1:有点像火,一种燃烧的感觉。师:嗯,红红的,像火,像在燃烧。生2:像一个“6”字。师:的确有点像。生3:有种飘舞的感觉—— 师:你发现像飘带一样向上飘舞,是吗?很好!2、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一幅抽象雕塑作品,不同的人来欣赏是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我想,这可能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二吧。我们来看看作者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主题:《母亲河》!两条舞动的飘带,又是两条流动的血脉,象征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它还表达了另一种意思,就是告诫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永远飘舞在中华大地上。(老师边分析解述边在黑板上画出《母亲河》雕塑作品的结构线条,帮助学生理解。)3、出示第二幅抽象雕塑作品。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教材上的作品——《腾飞》。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腾飞”这个主题的?作者运用了哪些造型要素?生1:有点象鹰的两个翅膀!生2:两旁的线条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师:远看一个“V”字型,近看像雄鹰展翅。方形的板块给人稳重、坚实之感,流畅的曲线给人向上升腾之意,中间点缀着一些小圆点,起到装饰作用,平添了几份活跃、跳动之感。用绘画的语言来说,他把点、线、面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腾飞之感。4、欣赏了解同一个主题,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创作,启发思维。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师:同学们,同样是“腾飞”的主题,不同的作者会运用不同的形体符号和组合方式来表现。大家看—— 我想,这应该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之三吧!5、了解归纳艺术创作时所要运用的造型要素。师:这就是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有时不是再现自然界中的具体形象,而是用线、形、色彩等造型要素塑造美术作品。(用课件突出:线、形、色彩)师:也就是说,我们可利用各种线材、板材、块材等,经过巧妙的构思,创作出一件件抽象的雕塑。(用课件突出:线材、板材、块材,老师边说边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泡沫、废旧电线、衣架杆、一次性纸杯、海绵垫等,让学生马上明白这节课上所要利用的各种造型要素,同时也更加感性地认识各种材料所属类。)5、老师引导学生分类欣赏,加深了解各种材料在雕塑中的运用。师:老师这有几组雕塑作品,大家看看分别是用什么造型要素来表现的?(学生欣赏回答老师归纳)◆线材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板材◆块材◆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综合运用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6、出示用上述四类造型要素做成的雕塑作品各两件,分发到各组,交流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师:老师这有几件做成的雕塑作品,你们分组讨论交流:这是主要是用什么造型要素做成的?主要利用了哪些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7、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老师适当解说制作关键地方。8、重点以泡沫做成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示范块装的圈及泡沫球如何又快又好地切割制成。在示范过程中,渗透刀的安全使用和切、挖、插等块状物的雕塑方法。9、师:看了老师的创作过程,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构思?在制作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其它同学的作品。师:这些同学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成一件件各具特色和创意的“抽象雕塑”,你们看了是不是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看看今天的作业和要求吧。三、学生创作1、布置作业:利用所收集到的各种线材、板材或块材等,构思创作一件抽象雕塑。2、作业要求:A、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B、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构思;C、合理用材、造型美观、色彩协调。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并强调用刀要注意安全,材料要合理利用。四、作品展示评价1、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先完成的先展示;全班同学轮流上台欣赏,并给自己认为最有创意或最有形式感的作品进行投票。2、选择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评价:宣布票数,学生互评(感觉、含义,形式美感在哪),作者自评(介绍构思及制作过程,及效果是否满意),师点评,老师点评(材料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主题的表现等方面)。五、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六、教学延伸与拓展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1、城市雕塑的运用(青岛、上海)欣赏,最后定格在《五月的风》。2、师说:同学们,谁知道这幅雕塑的名称?在哪个城市?(生答:略。)《五月的风》已经成为青岛市的一个标志。什么时候我们创作的雕塑作品也能成为厦门市的一个标志或一道风景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明天的厦门!(出示一些厦门现有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城市抽象雕塑。以激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所学,不光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美化我们的城市,甚至会成为一个城市对外的标志!)五年级下册美术《抽象雕塑》教案教学反思:抽象雕塑,当我刚面对这个词的时候,我也说不出什么来,没办法很完整地解释。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那就更难了。当我选择这一课来作为公开研讨课的也带有一点挑战自我的感觉,也就是自己掌握不好的,拿来研讨后,或许自己就弄透彻了,以后就不怕了。自己准备的过程,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研究过程。我想,只有自己研究透彻了,挖掘深入了,拿出来给大家研讨才会有东西探讨,而且会更有针对性。所以我通过网络,收搜了许许多多的抽象雕塑作品图片,分析作者的创作意思,提高自身对抽象雕塑的理解,开阔眼界与思路;又细细地钻研《教师教学用书》,分析范例及《教学用书》上提供的各种作品及创作背景;为联系生活实际和各地运用情况,我还通过上网查询搜索等多种方式了解厦门及青岛、上海等城市的雕塑;为解决如何又快又好创作,收集各种材料先进行自我尝试,从中发现问题,哪里是难点,哪里是关键,什么材料用什么技法,哪些材料可以相互搭配,色彩怎么表现等等……都必须自己先摸透,才能达到课堂指导有的放矢。经过二次尝试,以及区教研员林老师和同事的建议,上区公开课的时候, 我主要分成四个阶段,第一,用对比的手法直截了当地向学生展示抽象与具象的作品,从对比中,让学生一下子就感性认识抽象就是有点说不清楚的,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的。第二,用四张有典型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让小组讨论分析出它们分别所具有的造型特点,从而明白雕塑材料的运用(线材、板材、块材和综合运用),从而指导他们在创作中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第三,了解了造型方法后,关键还要懂得雕塑的灵魂塑造,即设计理念和主题表现。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二件优秀的抽象雕塑作品(《母亲河》、《腾飞》),让学生明白对于抽象雕塑作品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体会,作者又是通过什么形、色来阐述自己的思想的;通过欣赏同为“腾飞”的主题,不同的创作者会运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来表现各自对“腾飞”的理解和诠释。第四,就是通过边示范制作过程边解说创作思路,让学生从中掌握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来体现自己的主题,以及各种材料的切、挖、插、粘、绕等技巧。上完之后,自我感觉还是蛮好的,因为把我课前所想到的,都精炼浓缩到课堂上了,而且时间把握也还可以,学生作品完成量也不错。不是很理想的是,学生作品的材料使用都偏向于用泡沫。我想,可能在示范的时候,我把泡沫的使用当作重点示范了,所以学生也都迫切希望尝试这种平时比较少用的材料,而把平时常用的好用的橡皮泥、卡纸等放弃了。可通过区美术老师的分组研讨和市教研员的点评分析后,才发现学无止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拿市教研员黄老师的话来说,你这课有一个亮点,就是上面说的第三环节,《腾飞》的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及《母亲河》的同一作品不同体会。可是没上出味来!而区研讨的重点收获之一是,作为抽象雕塑创作,可以先有主题再创作,也可以先创作再有主题;并不像我上课强调的那样,一定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再创作。之二是,学生作品材料单一了,可多增加一些有颜色的线材,比如彩色吸管、各种电线等。经过全区美术教师研讨,特别是黄老师的精辟点评分析,使我更加了解了抽象雕塑的教学重点及其内在含义和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并归纳总结出本课重点就是要诠释:抽象雕塑的三大魅力!一是,抽象雕塑可以先有形(可先排列组合)再立意(确定主题思想);二是,一幅抽象雕塑作品,不同的人欣赏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三是,同一主题,抽象雕塑却可以运用不同的形体符号和组合方式来塑造。所以在市公开课的时候,自我感觉语言和内容都提炼了不少,时间把握上也有进步,可学生的作品却不是令人十分满意。材料比较单一,没有特别有创意思想的作品。我过后反思,材料虽然准备多种,也有不同材料制作的范品的创作分析,可学生作品使用却比较单一,这可能与老师示范有关。因为我示范的两个难点都是块状的泡沫材料,所以孩子们很少甚至几乎放弃了利用自己熟悉的橡皮泥等材料,却对泡沫产生了兴趣,大部分就用上泡沫,而且还嫌泡沫不够用。我想,在材料使用方面,是不是尽量放开让学生去尝试,有困难的可以在学生创作、老师巡视的时候给予帮助指导就行?!还有一个原因,可以是老师准备的板材——万通板分割得太大,很少运用这个材料的学生一时放不开手脚,而老师又没有这种材料的示范。从这一点想,一节课,老师的示范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种材料都示范。怎样才能使孩子尽快地懂得使用各种材料呢?我想,一种办法是在分小组分析讨论范品的制作时,就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对材料使用的探讨。比如可让学生尝试拆开再组装的形式来了解各种材料在创作中的运用与使用方法。可这就要给足学生探讨的时间,不然就会留于形式,而这时间哪里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老师得进一步提炼自己的语言,挤出时间;要么就平时注意积累和尝试各种材料的使用。
  • 周万松
    周万松
    画抽象雕塑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不特指具体的雕塑形象,抽象雕塑对形体的要求不严格,不必和什么实际的东西相像,但不等于抽象雕塑没有要求,它要求其它的境界:有的是完全抽象,它要求具有美观的特征,还要求内在的涵义,比如不锈钢锻造的流线形体,必须美观,线条流畅,块面平滑等;还有半抽象,也叫意象,它要求有一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又简化变形,也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涵义,比如抽象人体。抽象往往是超出现实之外的境界,写实的无法表现出的境界,抽象的却能,因为它可以不考虑具体形状,只要喜欢,就是好作品。
  • 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
    在1911—1933年的20年间,抽象雕塑崛起,它的出现使现代雕塑完成了其最重要的转变。抽象雕塑的发展是由一批俄国雕塑家探索开始的。1914年以后莫斯科的雕塑家有了将工程技术应用到雕塑艺术上的大胆设想。塔特林是这种雕塑的发起者。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中持积极姿态的一批前卫派艺术家,受到列宁政府的委托为新诞生的国家创作一批雕塑。这些艺术家深受革命胜利的鼓舞,胸中充满着高涨的革命热情,他们深信自己在艺术领域所进行的抽象艺术的探索也是革命性的,他们的探索产生了新的艺术风格——构成主义。这些艺术家包括塔特林、罗德琴科、佩夫斯纳、瑙姆·嘉博等。塔特林创作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是这场艺术运动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依照设计会比纽约的帝国大厦高两倍,由钢铁和玻璃制成。“一个钢铁螺旋形结构是用来支撑由一个玻璃圆柱体、一个玻璃圆锥体和一个玻璃立方体组成的主体。这一个主体被悬在一个动态的不对称轴上,好像一座倾斜的埃菲尔铁塔,它将这样继续它螺旋的节奏,一直延伸到空中。这种‘运动’不是被限制于静止的设计中。纪念碑的主体本身确实是准备运动。圆柱体一年绕它的轴心转一周,建筑的这一部分是设计来作讲演、会谈、代表会议等活动用的。圆锥体一个月旋转一周,是行政活动处所。最顶上的立方体每天围绕它的轴心转一周,它将是一个信息的中心……一个特殊之处是它又作为一个露天银幕,夜晚就亮起来,上面不停地重放新闻……”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塔特林的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纳,因为当时莫斯科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实现这个大胆美妙的设想。而且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政府对这种创作非常反感,由于列宁的态度,这场热情洋溢的艺术运动最终被禁止了。
  • 莎姑凉
    莎姑凉
    抽象雕塑与写实性雕塑是相对而言,主要区别在于对塑造对象进行概况时的程度。抽象雕塑高度概括以致完全抽象,写实性雕塑相对具象些甚至高度写实。抽象雕塑是指非具象雕塑,也就是说除去写实的雕塑以外都是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含义,不特指具体的雕塑形象,抽象雕塑对形体的要求不严格,不必和什么实际的东西相像,但不等于抽象雕塑没有要求,它要求其它的境界:有的是完全抽象,它要求具有美观的特征,还要求内在的涵义,比如不锈钢锻造的流线形体,必须美观,线条流畅,块面平滑等;还有半抽象,也叫意向,它要求有一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又简化变形,也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涵义,比如抽象人体。写实性雕塑属于相对比较忠实反映塑造对象使之具象的再现。创作过程中经过作者归纳和概括,根据需要分出主次表现出来的。即使是超写实雕塑,也是对更精微结构的理解归纳和夸张展现。可以说写实雕塑只是表面上具象的成分更大,与模特更为接近。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理解和组织建构成分。严格地说,抽象雕塑与写实性雕塑没有优劣,只是设置环境与作者通过雕塑对艺术的诠释。

相关推荐

更多